据报道,11月16日,江苏南京一名95后女生在参加自行车比赛时,因被赛道上的风筝线“割喉”而受伤,伤口长约15厘米。此事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女生回忆道,她当时的车速达到了每小时38-39公里。在这样的速度下,她很难在被割伤的第一时间及时停车,最终冲出去2-3米后才刹住车。幸运的是,她具有丰富的骑行经验,并未因此摔车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经过就诊,CT显示其挫伤,未伤及声带等部位。当天急诊共花费200多元,承办方已将其费用转予该女生,并额外转给500元作为赔偿。
受伤三天后,伤口开始结疤、变得明显。医生诊断为皮肤裂伤,需要涂消炎药、护理药等,总计花费近千元。该女生再次与承办单位沟通,但对方答复她“走保险”,她对此并不认可。
此外,这次事件给该女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阴影,她表示,自己是一名签约车手,后续还有其他比赛,受伤后不能剧烈运动,这可能导致她违约,若产生违约金,她认为也需要相关责任单位负责。
对于小姜提出的误工费、精神损失费、伤疤美容等相关费用赔偿,活动承办单位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询问公司法务部门才能给出确切答复”。小姜告诉记者,在此之前,该工作人员曾表示选手们赛前签署过《免责协议》,但截至发稿前,小姜向该工作人员要《免责协议》文件,但对方并未提供。
关于《免责协议》的效力,记者咨询了律师,其认为主/承办方《免责协议》关于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免责条款无效,无论协议内容如何,主/承办方都有义务进行赔付。
网友对此事件纷纷发表评论,有人表示同情,有人提出质疑,有人认为风筝线危险,呼吁加强安全措施。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齐鲁晚报、网友评论
编辑:翟晓晨
免责协议是否免责?
针对此次事件,有人认为承办方给出的《免责协议》可能无法完全免责。法律专业人士表示,即使选手签署了《免责协议》,但如果造成对方人身损害,主/承办方仍应承担赔付责任。这一观点获得了大多数网友的认同。
网友评论
许多网友对事件表达了同情和关心,有人认为风筝线在比赛中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呼吁组织方应加强安全措施,确保选手的安全。同时,也有人对《免责协议》的效力提出了质疑,认为即使签署了协议,承办方仍有责任保障选手的安全。
结语
此次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提醒了我们在参与类似活动时应关注安全问题,同时也希望主办方能够重视选手的安全,确保比赛的安全进行。
编辑:翟晓晨
责编:郭启迪
审核: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