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动物往往对动态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源于本能对振动的感知,也来自于眼睛或其它感官感受能力。就像声波振动会感知到声音,光波振动会看到实物。许多动物通过感知和辨别这些振动,来做出攻击、追食或逃离的“判断”,而我们垂钓的鱼类就是水中的典型代表。
多数淡水鱼类都长有侧线和体表振动感知器官,从而能远距离辨别食物和危险来源。我们过去一直认为钓鱼时饵料味型和口味、颜色是诱钓的主要原因,但通过几年的垂钓实践,尤其去年一冬在可视探鱼器帮助下,不仅验证了鱼对动饵(振动)的兴趣,更发现了逗钓也是诱鱼的诀窍——能明显诱鱼“进窝”。
在笔者所在的内蒙地区,多半年都是冷水环境,低温水质对鲫鱼、鲤鱼等活性较低,这为使用探鱼器钓鱼提供了条件。通过探鱼器摄像头,可以明显观测到酒米、窝料以及蚯蚓、红虫钩饵。如果什么都不做,常见窝内很难看到鱼,偶尔有个别小鱼经过也不会逗留太久,慢慢地游离视线。许多时候,我们认为窝子里还没进鱼,其实并不尽然。
通过不停地缓提、慢降钩饵,不久就会发现小杂鱼出现在屏幕上,并随着饵钩动态追食红虫,然后不久就会从各个方向游来一条或多条鲫鱼,对着动态的红虫追上去就吃,小杂鱼也不会逃离。(可能是鲫鱼个体不太大或是鱼群小,原来大鱼到小鱼跑也是有前提的)。小杂鱼和鲫鱼争抢一个钩饵的现象时常会看到,甚至是抢鲫鱼“咬住”的红虫。在这种不停的逗钓中,窝里的鱼会越聚越多。一旦长时间停止逗引(比如接个电话),窝内的鱼就会减少。
这就出现了我们的新视角——逗钓不仅是促使鱼进食,更有诱来“远处”鱼,促成快速“进窝”的绝佳效果。
在夜钓时,不论鱼是否近视眼,水底几乎漆黑一片,在夜视的摄像头屏幕上显示也是黑白颜色,这种情况下要说鱼是主要靠视觉甚至嗅觉来感知食物的话,似乎都明显“证据不足”,因为此时的鱼表现并不是很活跃,对水底静止不动的饵料“视而不见”。然而,此时一旦轻提、慢放进行逗钓,鱼的表现会马上发生很大变化,亦或受惊亦或直接向饵。尤其经常会出现窝子外的鱼快速“进窝”找饵的现象。
在明显天气变化或一些节气和季节转换的时候,常见鱼口不会很好。此时在冷水中垂钓,即使能看到窝子里有鱼,也常见不吃食;更可见鱼停在水底几乎少有游动。这个时候更需不停地“逗钓”,并且尽可能地将钩饵送到鱼的嘴前,此时,又常见一个景象——窝内鱼“逗钓”之下依旧就饵不积极,但是会出现窝外的鱼突然进窝吃饵。此时还会出现一类有趣的现象:窝内鱼开口小、吃食弱的时候,会叼着一部分饵倒游出窝点——而突然进窝的鱼,是“大口”吞饵。
“方位”这个现象在池钓黑坑冰钓工程鲫和鲤鱼中表现得更充分,作钓中常常会发现浮漂移位和点动几下就再无动作了(坑内没有任何小杂鱼也会这样),此时就很容易判断出窝内有鱼在蹭线,将钩饵提离水底从冰洞口不同方位缓慢放下,快到底时,总会某一个方位才会出来一个很漂亮的下顿口,摘钩时发现鱼吃得很深,都是正上唇。
大家平时都以为是某个方位存鱼多吗?而实际摄像头显示,反而是“逗钓”之后,窝子外进来鱼吃饵。这就体现了本段鱼群方位的问题,多数时候会出现冰洞的某个边角“逗钓”才有鱼进窝咬钩。从这种现象判断出鱼的方向,也是选择开凿下一个冰洞位置的重要依据。
台钓的最大优势是诱钓结合,以及动态诱钓。子线长,浮漂长,钓组灵敏,钩饵入水需完成至少俩个缓慢下摆动作,极大的增加了饵料在水中的振动,促进鱼的感知。无鱼索饵时,多次拉动鱼竿和轻挑竿稍增强振动,促使鱼感知并索饵。
此时,就会常见“逗钓”之下,“鱼津”会由远到近,进窝的现象。由此也可判断出,保持一定频率的重要性,不仅是更多的饵料入水,也有明显的诱鱼“进窝”作用。
综上所述,“逗钓”不仅是促进窝内鱼的就饵,钓鱼人更应该理解其也是诱鱼“进窝”的诀窍。由此也可见,饵料的状态、频率、节奏调整,通过实战都显示出——比许多的配方、味型、小药、钓具都重要得多。我是达奇钓鱼的原创作者“放下屠刀”,本文的观点可能一些读者会感觉“另类”甚至“偏颇”,但这些都是根据几个月的冷水和冰钓实战总结出来的。如果看过我的直播就知道我前几个月都独自一人在冰面上抗疫。因此,我们提出,钓鱼时所做的调整以及方法都应建立在前提之上,离开了实际的臆想其实才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