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的社区纷纷办起了“共享小屋”。这些小屋不仅提供共享雨伞、共享工具箱、图书角、美发屋等,更是让闲置物品“活”起来,成为社区新风尚。
家门口的共享小屋里都有什么呢?有工具柜、小花园等各种便民设施。以武汉市青山区中交江锦湾小区为例,凭借共享百宝箱、共享工具屋、共享理发屋、共享花园、共享图书角这“共享五宝”,这个小区在社区里颇有名气。
在武汉市青山区中交江锦湾小区的共享百宝箱,居民们可以领取儿童椅等常用工具。小区正门背后就是一个装满各式工具的立柜,柜子被划分成不同空间,放置扳手、雨伞、尖嘴钳等物品。“居民们经常将家里多余的工具拿来应急,网格员记录借用情况,大家都很自觉,工具柜现在积攒了58件物品。”红钢城街道二街社区党委书记蔡晶晶说。
2023年,中交江锦湾小区被纳入青山区“共同缔造”试点小区。在街道和社区的带领下,开辟了共享百宝箱、共享工具屋、共享理发屋等一批共享小屋。这些小屋让居民们享受到了便利的资源,成为了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温馨空间。
小区内新增的共享花园里,居民们将废弃轮胎、自行车涂上颜色,给花园围上栅栏,喷漆彩绘,形成了独特的景观;空置的连廊角落有了图书角,居民们捐出闲置的图书供大家阅读,扫描墙上二维码还提供听书服务。
除了武汉市的共享小屋,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的20余个小区也建成了“互助通中转站”,向广大居民征集闲置物品,建设小区里的共享小屋。微南居民区是“互助通中转站”的创始地,小区组织了一支7人的志愿服务团队服务中转站管理,制定中转站运行方案、物品租借使用规约等制度。目前,“互助通中转站”已经在20余个小区布局,居民进出小区时就能借、还物品。
此外,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西里社区的玩具共享小屋也吸引了众多社区儿童。这个玩具共享屋由社区妈妈们自发组织,通过微信群线上线下互动。妈妈们将家里闲置的物品捐赠到小屋,社区的儿童可以共享使用。
共享小屋的出现让日常生活多了一份便利和温情。例如,理发师张琳每周免费为小区居民理发,给老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共享小屋的出现也促进了居民间的交流互动和互帮互助。
不仅如此,共享小屋的出现还反映了社区治理方式的改善。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祎遐表示,这种“闲置物品”共享的方式解决了社区居民的“不时之需”,不仅满足了居民的部分生活诉求,同时也更低碳环保,让闲置物品重新发挥作用。此外,社区治理需要让更多的人贡献智慧、共同参与,共享小屋的成功离不开志愿者团队的精心策划与热心服务,这也是“市民精神”的塑造与培育。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德福认为,城市里的资源相对丰富,社区共享小屋能够起到激活资源的作用,让更多人从中受益。社区通过共享小屋达到资源集聚和枢纽的效果,将人和物组织起来,与社区的公共事务结合,服务居民,惠及群众。
家门口的共享小屋,空间虽小,却汇聚了万千温情,温暖了千万人心。
(参与采写:孙蕾、杨有宗)
新华网记者李卓璠 邓楠 黄安琪
来源:新华网